如果撿到了錢包,你會選擇怎么做?在新安江第一初級中學就讀的學生上官伊帆給出了自己的答案:在事發(fā)路段詢問路人,找失主。這無疑是大海撈針,可就有這么湊巧的事,她詢問的路人恰好認識失主,經(jīng)過核實信息,錢包回到失主手中。
3月17日傍晚,上完一天課的上官伊帆與三名同學走出校門,路過新安江廣場附近時,在地面上看到了一個錢包,錢包又厚又小,“當時剛好是紅綠燈,前面有個阿姨,我們以為這個錢包是她掉的。”撿起錢包后,上官伊帆趕緊跑去詢問,不過對方說自己沒有掉錢包,“我們當時想交給警察叔叔的,可周圍沒有看到?!耙苍S錢包里有失主的信息,于是四位女生就讓那位阿姨打開了錢包,里面有市民卡、錢和銀行卡,通過市民卡上的信息,知道了失主的名字。巧的是,“當時這位阿姨說認識這個人,但也不是很熟,于是試著去聯(lián)系她?!币环苷酆螅娫挻蛲?,對方說出了自己的出生年月,這和市民卡信息相符,也說出了包里的具體物品。當日天色已晚,看到錢包找到了主人,為了不讓父母擔心,四位女生于是委托那位阿姨將錢包代為轉(zhuǎn)交失主,然后就離開了。
拿到了失而復得的錢包,失主程女士很感動?!蔽覀兊某鞘泻軠嘏?,文明城市名不虛傳。“她忍不住點贊道。原來,當天傍晚,程女士背著雙肩包走在回家的路上,走到新廣場附近的田塢路口時,看到前面的綠燈亮了,她趕緊走過去,沒注意去看包,直到有人打電話給她,她才看到雙肩包的拉鏈不知什么時候打開了,自己的錢包也不見了。
對于上官伊帆的行為,班主任黃老師覺得這符合她的性格,在班里擔任英語課代表的上官伊帆是一個性格開朗、做事認真、樂于助人的學生,這是她的一貫表現(xiàn)。新一中政教主任王磊告訴記者,學校一直推行“博學雅行”的教育理念,致力培養(yǎng)“雅行”少年,自開展“雅行少年 文明共建”系列活動以來,學校里的好人好事不斷,政教處經(jīng)常會收到學生們拾到交來的物品,誠信已經(jīng)成為大家的一種自覺,傳遞著正能量。
(記者 黃倩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