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市民反映,洋溪街道北濱江路龍大悅江府至洋溪大橋路段路面坑洼不平、破損嚴重,下雨天還會出現(xiàn)道路積水,給周邊居民出行帶來不便。近日,記者來到現(xiàn)場進行實地查看。
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破損道路位于北濱江路洋溪大橋附近,由于主路尚未貫通,這條“輔道”貼著圍擋沿江而建,長約兩百米的道路有十多處破損,地面坑洼不平十分明顯。尤其在下雨天,坑內(nèi)有不少積水,經(jīng)過這些路段的車輛不得不減速慢行,影響了通行效率,且存在安全隱患。一市民向記者反映,這條“輔道”去年馬拉松比賽修好以后,過了幾天就出現(xiàn)破損了。
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由于北濱江路未建成通車,過往車輛都會選擇該條“輔道”,或許是車流量大造成了道路坑洼。于是,記者向所屬轄區(qū)洋溪街道了解情況。洋溪街道辦副主任蔣振宇說,群眾反映的北濱江路屬于沒有貫通的一條市政道路,2023年為了馬拉松賽事臨時進行了修繕并使用。
據(jù)了解,該路段相關(guān)實施主體為市城投公司,尚未移交洋溪街道。隨后,記者來到了市城投公司。公司工程管理部經(jīng)理周圣說:“這條道路是馬拉松賽事的一條配套道路,是不允許開車的。”他表示,這條道路原先的建設(shè)主體并不是市城投公司。
記者了解到,這條“輔道”原本寬度只有現(xiàn)在的二分之一左右,并不通車,2023年因建德馬拉松賽事需要,市城投公司按照要求對原來的道路進行了拓寬。沒想到的是,此后這條道路卻成了私家車通行之路,市城投公司認為這條道路并不是用于車輛通行的,而且車輛通行的管理責(zé)任在于洋溪街道。
該條“輔道”既然不是機動車通行道路,就不應(yīng)該有車輛通行。而事實上,該條“輔道”已然成了連接洋溪與下涯的“捷徑”,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有眾多車輛來往通行,沿江一側(cè)卻沒有防護措施,存在安全隱患。實際上,只要主干道北濱江路能完成貫通,“輔道”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。
那么,該條“輔道”是該修還是該封?如果封閉“輔道”,為了保證老百姓出行便利,主路何時進場施工,又何時完工通車?針對這些問題,洋溪街道辦與市城投公司進行了面對面協(xié)商。雙方經(jīng)過協(xié)商,將目前的沿江“輔道”納入主路施工范圍,對該條路進行封道,并盡快完成主路北濱江路的貫通。
周圣表示:“現(xiàn)在這條道路屬于我們新的道路施工范圍,我們將對道路兩頭進行封閉,也會加快主路施工進度,爭取在三個月之內(nèi)完成主路的貫通。新的道路寬17米、長約300米,新的道路和江邊綠道一起實施,建成之后,將大大方便周邊老百姓出行?!?/p>
蔣振宇也表示:“經(jīng)過和市城投公司對接,下步街道將全力配合做好道路封閉施工,加快北濱江路主路貫通,確保居民出行方便。”
【編后語】道路交通問題關(guān)乎百姓民生。有關(guān)部門單位要根據(jù)道路實際情況綜合研判路段通行安全,如果道路不具備機動車通行條件,需提前告知,并做好相關(guān)舉措。同時,市城投公司也應(yīng)加快主路的建設(shè),從根本上解決周邊老百姓出行問題,進一步推動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。
您爆料,我曝光,市民朋友可以掃描二維碼或者撥打新聞熱線64781890,以及通過“宜居建德”APP、《今日建德》微信公眾號等平臺,向我們爆料新聞線索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