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說更樓石嶺村的西瓜格外甜美,是建德大棚西瓜的“金字招牌”,要知道石嶺的甜瓜、藍莓、枇杷等瓜果也是分外香甜。自然環(huán)境促成晝夜溫差大而形成的甜味外,在種植過程中汲取的養(yǎng)分也大有講究。 原來,石嶺村的瓜果種植利用了易腐垃圾發(fā)酵而成的有機肥,沒有了普通有機肥的異味,也沒有了復合肥中的化學危害,垃圾分類,變廢為肥,田地里的瓜果更香甜了。
目前,更樓街道開展“互聯(lián)網+”智慧垃圾分類管理模式已有8個多月,根據(jù)智慧平臺顯示,資源化減量效果明顯,累計處理易腐垃圾180余噸,發(fā)酵成肥40余噸?!案鼧墙值垃F(xiàn)采用的方法是通過對易腐垃圾脫水粉碎生物菌發(fā)酵除臭等工藝,將易腐垃圾加工制成有機肥料,經過生化處理既能實現(xiàn)生活垃圾減量,又能保護環(huán)境,達到資源的充分利用?!毕嚓P負責人介紹說,名聲在外的石嶺村,作為街道智慧垃圾分類管理模式的示范村,率先樹立標桿,而村里甜美的有機瓜果也成了一個亮點。嘗到甜頭的石嶺村群眾廣泛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。
當然,小小石嶺村只是廣大農村的一個時代縮影。強化百姓垃圾分類意識,營造綠色低碳、健康文明的良好氛圍,為后期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奠定扎實基礎,才是意義所在。
(通訊員 鄭祎)
